关于台湾的手抄报图片一
关于台湾的手抄报图片二
关于台湾的手抄报图片三
关于台湾的地理手抄报内容资料:
一、关于台湾的简介资料
台湾(Taiwan)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台湾岛面积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岛, 7成为山地与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形海拔变化大。由于地处热带及亚热带气候之交界,自然景观与生态资源丰富多元。人口约2350万,逾7成集中于西部5大都会区,其中以首要都市台北为中心的台北都会区最大。
二、关于台湾的作文:我眼中的台湾竹
我爱台湾竹,爱它那代表生命的新绿,爱它好修长的体态,更爱它那谦逊的品格。
我爱台湾竹的绿,一个不大的盆里,生长着十几株台湾竹。仔细打量,芽是新绿,茎是淡绿的,叶是墨绿的,都苍翠茂盛,凝成了那盆台湾竹的绿色的整体。轻风一吹,那浓淡相间的绿色,相互掩映,像要从叶尖流下来似的。
有人以为台湾竹不开花,其实,每年百花盛开的时节,台湾竹也悄悄的开出一朵小花,只是很少有人注意,因为这些小花不大起眼,太不引人注目了。但它却不管有没有人欣赏,默默无闻地向大自然人倾吐着自己的全部芳香。是啊,越是普通,越是平凡,就越具有一种朴素、谦逊的美!
我爱台湾竹!
三、台湾名称的由来:
“台湾”(汉语拼音:Táiwān)一名源于居于今台南安平的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台窝湾”社的社名,意为滨海之地,并取全称中的“台”字作为简称。明朝万历年间官方正式启用“台湾”一词。
右图上方为“台湾”名称的繁体汉字正式书写,在台湾地区官方“国书”、文件和教科书等正式场合中使用;下方的书写多用于民间与媒体。
春秋战国时期称台湾为“岛夷”; 秦朝称“瀛州”; 三国时期称“夷洲”;隋朝至元朝称“流求”。 明朝中期以后民间对台湾的称呼很多,如“鸡笼”(指台湾北部)、“北港”(台湾西部沿海的通称)、“大员”、“台员”、“台窝湾”(指今台南安平地区附近),官方称为“东番”。郑成功改称“东都”,后郑经改为“东宁”。清朝更名为“台湾”,并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而台湾由于物产丰富,又称“宝岛”。台湾地区在部分国际场合的代称为“中华台北”。
葡萄牙人称台湾为“福尔摩沙”(Formosa),源于葡萄牙语Ilha Formosa,意为“美丽之岛”,在1950年代前是欧美对台湾的主要称呼。日本古代曾称台湾为“高砂”、“高砂国”、“高山国”。
四、台湾民俗内容:
台湾融合了明清时期移居的闽粤移民和二战后来台的外省人的民俗,堪称中国民俗文化的缩影。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台湾的三大节日,每逢元宵节、清明节、中元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民间也有与大陆相同或类似特色的庆祝礼俗。此外尚有多项深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民俗庆典,如迎妈祖、盐水蜂炮、平溪放天灯、东港烧王船、头城抢孤等。
台湾原住民族各族群有各具特色的传统岁时祭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