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七十二贤当中,有个懂鸟语的人,他是个打柴郎,复姓公冶,名长。公冶长家里只剩下母子二人,家境十分贫寒。但是他从小就很聪明机灵,经常跟随母亲到山上砍柴。有一天,母亲病重不能上山砍柴,家中也无米下锅,小小年纪的公冶长心里很难过,于是他背着母亲,悄悄地拿起砍刀和绳子独自跑上山去了。
公冶长独自一人来到山上,很孤单害怕,不由得大哭起来。随着哭声越来越大,惊动了山上的小鸟,小鸟都从远处飞了过来,落到公冶长的身边好奇地盯着他。公冶长看着这些鸟儿,很好奇,不知它们是从哪里来的。这时有一只羽毛乌黑的鸟在说:“你哭啥?你哭啥?”小公冶长更加纳闷,心想:鸟怎么还会说话呢?因此就回应说:“你是什么鸟,怎么也会说人话?”那鸟儿喊道:“我叫八哥,生来就会说话。”公冶长心想:既然鸟能学人话,那么人也能学鸟说话了。这时八哥又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为啥在这里哭啼?”小公冶长就把自己的名字和母亲生病以及自己独自到山上打柴害怕的事情告诉了八哥。八哥和其他鸟听了后,都很可怜公冶长,然后齐声说道:“我们一起给你做伴,帮你捡柴。”小公冶长听了后非常高兴,心里没有了恐惧,就和这些鸟儿一起拾柴。
他一边拾柴,这群鸟儿也叨着柴往他身边堆,不一会儿,就堆成一座小山。公冶长就用绳子捆好柴火要回家,这时,八哥不知从哪里叼来一串花生送给小公冶长,让他带回家给母亲治病。小公冶长非常感激,他背着柴,提着花生,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群鸟儿。他回到家天也快黑了,母亲担心地问他去了哪里,他就把自己上山发生的这些事情讲给母亲听,善良的母亲不由得一阵心痛,将他紧紧地抱在怀里,泪珠不断地落在小公冶长的身上。从此以后,小公冶长每天都到山上打柴,经常和这群鸟儿玩,常常学着鸟叫声,时间长了,小公冶长不知不觉竟学会了鸟语,听懂了鸟音。
几年后,小公冶长长大成人,他依旧每天上山砍柴,和这些鸟儿一块玩耍、学习鸟语。一天,他突然听到乌鸦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只獐,你吃肉来我吃肠。”公冶长听后就跑到了南山,果然看到有只死獐。他把死獐拖回家里剥了,把獐肉煮熟吃了,但是他忘记了乌鸦说的话,就把獐肠子埋了。乌鸦非常生气,认为公冶长不够朋友,就想报复他。时隔不久,这天公冶长正在山上打柴,突然乌鸦又说:“公冶长、公冶长,北山有只死绵羊,你吃肉我吃肠。”公冶长听到后,又往北山跑去。在很远的地方,他发现一堆人围着看什么,他以为是一只死绵羊,但又恐被别人拖去,就大喊:
“你们别动,是我打死的,是我打死的!”当他走近一看,躺在那里的不是死绵羊,而是一个死人(当时他还提了把刀)。围观的人们把他捆了起来,送到县衙。到了县衙大堂,县官问他为什么要打死人。公冶长申辩说:“这个人不是我打死的,我也不知道是谁打死的。”于是他将事情的经过从头至尾向县官讲了一遍,县官听了,心里暗暗想道:“人怎么能会鸟语?”他怕公冶长撒谎,就叫差役背着公冶长,逮了一只小燕子装在一个笼子里,提到大堂上。这时飞来一只老燕子,在外面乱叫。县官就问公冶长:“外边燕子说什么?”公冶长说:“禀告大人,外边的燕子在说:‘我一没有得罪你,二没碍着你,为什么把我的孩子关在笼子里?’”这时,县官才真正相信公冶长懂得鸟语,确定他没有杀人,就把他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