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
“三个代表”的首位是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我们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始终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是实现我们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基础,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既为理论创新提供物质基础,也呼唤理论创新的指导。
研究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密切注意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大胆在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功经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多样性和具体性,根据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生产力发展宏微观战略。特别是要探索中国共产党究竟应该如何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使党能够通过一个科学的机制在把握生产力先进性的过程中当好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面临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江泽民在“5·31”讲话中又指出,纵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在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对我们国家现在所处历史时期以及党的历史使命的准确把握。在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前两步的基础上朝第三步宏伟目标迈进,由此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变化、最大的国情,我们制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以此为出发点。
探索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新思路。抓住历史赋予我们的战略机遇期,关键还在于能不能根据新形势的新要求采取相应的对策。在宏观目标方面,要集中力量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再上一个新台阶。在经济体制方面,要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发展战略方面,要继续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注重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对外开放方面,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