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拉斯科(Lascaux)描绘原牛的石洞
壁画
已知最古老的绘画位于法国肖维岩洞(Grotte Chauvet),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它可以追溯至32000年前。那些画经由红赭石(red ochre)和黑色颜料作雕刻及绘画,主题有马、犀牛、狮子、水牛、猛犸象或是打猎归来的人类。石洞壁画在世界各地均十分常见,例如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中国、澳大利亚及印度等。
印度绘画,在其历史中围绕宗教神祇及国王间发展。印度艺术是印度次大陆中不同艺术学派的一个总称。印度绘画的种类十分广泛,例如有埃洛拉石窟的大型湿壁画、错综复杂的莫卧儿微型画、坦贾武尔学派的金属装饰画。腱陀罗(Gandhar)至塔克西拉(Taxila)的绘画受到西方伊朗艺术的影响。而有东方特色的绘画则在那烂陀艺术学派附近发展。那些作品大部分都受到印度神话的不同场景所启发。
国绘画又名国画,是现代人为区别于西洋画而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泛称。它包括卷轴画、壁画、年画、版画等各种各样的门类。有时特指以中国独有的笔墨等工具材料按照长期形成的传统而创作的绘画。中国画现分为三大画科: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有工笔与写意两大种画法;有卷、轴、册、屏等多种装裱形制。
最早的印度绘画为史前时
期的岩石壁画(Petroglyph),其发现地点位于比莫贝卡特石窟(Rock Shelters of Bhimbetka),部分年代可以追溯至前5500年。它在几千年间直到7世纪不断有壁画完成,当中突出的例子有阿旖陀石窟中雕刻柱上的印度绘画,它主要由矿物中提炼出来的红色及橙色颜料组成。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阿旖陀石窟为前2世纪的石切建筑(Rock cut architecture),在其中收藏了被认为在佛教宗教艺术上及通用图像艺术上均可被称为杰作的绘画及雕刻。
印度绘画的“六支”
在前1世纪,印度的绘画发展出谢丹伽(sadanga),意即"六支",说明了印度传统绘画的六种法则。3世纪哲学家伐蹉衍那(Vātsyāyana)的著作《欲经》中在13世纪加入的一条注释列举了以上六点:
1、形别(Rupabheda),对于对象外形的认知。
2、诸量(Pramanam) ,对于对象的大小及结构有正确的认识。
3、情(Bhava),对于对象外形的感觉。
4、美(Lavanya Yojanam),加入优雅及艺术性的表现方法去表达对象。
5、似(Sadrisyam),与对象的相似性。
6、笔墨(Varnikabhanga),以艺术性的手法使用颜色及画笔。
从其后出现的佛教绘画可以看出六支被后期出现的印度画家采用,并成为他们作品的基本元素。